前言
领英发布的《Linkedin:2018职场人转折点报告》中提到:
职场人的人生转折点在27岁到30岁之间达到小高峰,于31岁到35岁之间达到大高峰,近8成职场人的转折点发生在30至35岁这个阶段。
而35岁之后职场转折点的机会迅速下跌,直至接近于0。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没能在27岁到35岁之间抓住转折机会向上晋升的话,后面就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和代价,才能获得本可以更轻松得到的机会,甚至可能是再无机会。
既然27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可以提高抓住机会的概率呢?
如果你能做到以下三点,那你基本就抓住向上的趋势了:
1. 扩大差异化优势
2. 强化可迁移能力
3. 放大人脉的力量
01
扩大差异化优势
我有一个工作了15年的远房表姐,大专毕业后在一家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做美工。
公司刚开始是跟移动和联通合作,做增值业务的,比如2G时期的各种手机在线游戏、彩铃业务等。
作为一个新兴高技术行业,员工里有能力的产品经理和资深开发人员一大把,她作为公司最底层的美工,又没有学历优势,基本看不到什么晋升的机会。
但五年前34岁的时候,她却晋升为子公司的副总经理了,去年又晋升为公司总经理。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无它,她就是利用了自己在公司时间长,对所有业务都熟悉的优势。
她在担任公司美工时,积极地给公司各种内部IT系统设计界面,哪怕有一些系统原先不需要她设计,她也主动加班帮其他美工一起做,趁机了解各个系统,而且跟IT部门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同时,她还要给公司发布在移动梦网的产品设计首页和制作各种图片,趁机又对公司的各种产品做了了解,而且跟产品经理们和运营商的人员也建立了联系。
后来,因为移动互联网兴起,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快速走下坡路,公司的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都赶着离职,但她却选择留下来陪着公司做业务转型。
因为她对公司原有的IT系统和产品都熟悉,知道公司转型有哪些资源可以复用,而且她在公司的时间又是除了总经理外最长的,后面自然就被提拔为副总经理了,总经理离开后她又顺其自然地接任了总经理。
我这个远房表姐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去深化它,哪怕你学历偏低、职位起点不高,也一样能在35岁前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具体如何做呢?你按下面两步来就可以了。
▼ 步骤一:找到优势
工作到27岁到35岁的时候,人人都一定有自己的某些差异化优势。
寻找自己的优势时,不要只局限在专业技能上,要广泛地思考自己所处的独特环境、可能拥有的独特资源、跟他人不一样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外在相貌和内在素质等。
比如,即使像我表姐一样只是在一家公司呆的时间足够长,那也是一种优势。
▼ 步骤二:扩大优势
找到自己的优势后,就要坚定不移地将这个优势扩大下去。
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慢热但有韧性的人,就可以选择一个行业深耕或某个技能持续专研下去,坚决不贪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学习新知识很快但掌握后就容易厌倦的人,就可以选择做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和技能边界的工作。
但无论你的优势是什么类型的,你都需要在选定的方向上聚焦和不断去寻求更高的挑战。
27岁到35岁的人,相较于刚进入职场的小白,最大的优势就是随着时间积累出来的各种优势,但如果你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那就没有所谓的优势可言了。
比如,在主业外做副业的做法就不太可取,这会导致你在主业和副业上都没有足够的优势积累(都是小白入门级),除非主业只是你的临时过渡,副业才是你真正的重点。
《Linkedin:2018职场人转折点报告》中也专门指出:对于职场人来说,想要把握住人生的转折点,最该做的不是坚持副业,而是学习和寻求本职工作上的挑战。
02
强化可迁移能力
YouCore的私教同学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也是27岁到35岁。
促使他们寻求私教帮助的主要动机是两个:
◆ 有晋升机会了,但自己对晋升新岗位没自信或没把握。
◆ 刚获得晋升了,但在新岗位上有强烈的不胜任感。
为何会这样呢?
问题不在本岗位(或晋升前岗位)的专业经验上,因为在27岁到35岁期间,能晋升或获得晋升机会,都肯定在本岗位(或晋升前岗位)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专业经验都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主要在于可迁移能力上。
也就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将你原有的经验和技能迁移到新岗位上。
随着职位晋升,你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变大了,需要新掌握的内容也变多了,但留给你适应的时间却很短,而且职位越高,要求你立马出结果的时间越短。
如果不能将原有的经验和技能大范围地快速迁移到新岗位的话,谁都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所有全新的内容,并作出成绩。
但换句话说,如果你具备了快速迁移的能力,那么你就不会对晋升不自信或者晋升后有不胜任感了。
那如何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呢?
重点做好下面两点就可以了:
1)构建好岗位知识体系
27岁到35岁期间,相较于刚进职场的小白,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专业经验、管理经验以及各种沟通协调的技能,而且这些经验和技能70%都是可以迁移使用的。
但可惜的是,我们绝大数人的经验都是零零散散地存放于大脑和各种电子档里,一些深层次的经验如果碰不到触发环境,压根就想不起来。
这就导致做晋升准备时,感觉自己很有经验,但要认真讲的时候却又发现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出来。
也会导致晋升后,本没必要学习的内容又浪费时间学了一遍,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时间和精力更为紧张了。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自己本岗位的知识体系,按素质(如习惯、性格等)、能力(如思维、表达、团队管理等)、技能(如Office、时间管理、销售等)、知识(如行业知识、业务知识、产品知识等)做好分门别类,日常工作时就将自己的各种经验、心得有序地填充在这个知识体系里。
这样无论是晋升面试还是晋升后开展工作,你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复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更从容不迫了。
2)提炼更高层次的规律
我们有一位36岁的财务经理来寻求私教的帮助,他面临的问题是:
公司有财务总监的岗位空缺,他在公司的时间足够长,各种财务岗也都轮过了,财务的专业经验完全没问题,但老板就是连续两任财务总监从外面请,而没提升他。
原因是老板说他的高度不够,视野局限于部门的管理,不能从股东和领导角度考虑问题。
他遇到的就是除知识体系外,另一个影响迁移能力的障碍:从经验里提炼的规律高度不够。
因此,我们要尝试从自己的经验中提炼出更高层次的规律。
比如,从100万要上报董事长审批,到改成1个亿才要上报董事长审批,从这件小事里提炼的规律不能只是如何调整财务报销流程,而是要能提炼出为何集团总部要放松财权的控制。
规律提炼的层次越高,你未来的职位就越高。
03
放大人脉的力量
我在事务所工作时,有个同事,人称“百宝箱”。
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做咨询时,无论要什么样的资料参考,只要去跟她要,保管就有。
她能做到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平时爱帮人,人也热情,只要她能帮得上忙的事,她从不推脱,这么一来二往她熟悉的人就多了,我们跟她要的资料,她去找帮过的人要下就有了。
我自己也给她提供过我手上的资料,而且还给得挺乐意的——别人都帮你找过3、4次资料了,你回报一次也是应该的。
她的专业咨询能力不是所里最强的,但凭借这个“百宝箱”的功能,她是所里最快升到合伙人的。
我这位前同事火箭般的晋升速度,就来自于她对人脉力量的放大。
27岁到35岁的人,相较于刚入职场的小白,除了有经验、资金的积累,更大的一个人生财富是认识了更多对自己可能会有帮助的人。
这些人的重要性,对27岁到35岁的人来讲,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原因有两点:
1)这是完成任务的必要资源
刚入职场处于最低的执行层时,我们所接手的任务,完全可以靠自己单打独斗完成。
但到了27岁以后,随着职位的晋升,我们所接手的任务越来越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不得不依靠各种人脉资源来帮忙。
比如,一个大企业的区域销售经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脉资源,基本是没有可能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的,甚至可能连10%的销售额都达不到。
2)这是更高职位晋升的助推器
职场的职位是典型的金字塔型,越往上的职位就越少。
中低层的岗位还可以靠个人的能力获得晋升,但各种高级的岗位如果遇不到一个愿意提携你的贵人,机会就很渺茫了。
《Linkedin:2018职场人转折点报告》通过对所有受访者的调查,也发现:三十岁之后,职场最大的转折点就在于是否遇到了贵人(伯乐)。
人脉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在27岁到35岁期间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放大这个力量呢?
核心的方法就是两个:
1)多帮别人
人脉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因此你要先乐于助人,先为别人提供价值,这样将来找别人求助时,才更有可能得到回报,就像我事务所的这位同事一样,人人都愿意帮她。
当然,在帮人时一定要注意承诺的兑现,也就是要言出必行,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信任,否则你只要失信几次,帮人不但毫无价值,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务必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人和承诺。
2)主动结交有帮助的人
27岁到35岁期间,跟更年轻的时候相比,你会接触到更多优秀或有更高地位的人。
一般情况下,比你出色的人很少会主动跟你结交,因此你不能只是被动地等,要自己去主动结交这些会对你有帮助的人。
只要做到了以上两点,你的人脉就差不到哪儿去了。
04
结语
一般人的职场都是在22岁或25岁时开启,理论上各个年龄段你都可能碰到自己的职场转折点。
但通过数量庞大的样本分析来看,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职场机会就出现在27岁到35岁之间,特别是30岁到35岁之间。
错过了这个职场黄金时期,我们再想实现职场逆袭,难度就高了很多、概率也低了很多。
因此,如果你现在正好处于这个年龄区间,就请抓住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扩大你的差异化优势、强化你的可迁移能力、放大你人脉的力量,只要做到了这三点,你35岁后的职场一定会更精彩。
同龄的我们共勉!
文:刘艳艳 (YouCore高级讲师、高级咨询顾问)
YouCore
【鸣谢】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庄先生0592-5186035转载原文网址:http://www.chinahrd.net/blog/416/1149759/415658.html
BirKim Copyright © 2011-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厦门猎头公司(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350200RL1108),邮箱:957489132@qq.com,客服:4000809881;
工信备案号:闽ICP备2022001179号-1;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