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在商业领域,多数老板们是不屑于谈管理的(经营,市值,发展才是大家关心的)。尤其是小老板,认为这管理就是没事找事,几句话说明白的事情,非要搞出一堆规章制度出来;或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管理过多甚至会搞死公司的;或是觉得公司做大了才需要管理,现在生意小就用不着了。
还有些老板们也认为这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需要管理,大家都能高度自觉,自动自发,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当然了,这样高素养的员工比较少,工作事务的推进也很难说都是顺风顺水的,一旦出事,老板又开始抱怨人心不古,计划没有变化快,生意难做,世道艰难~~~~。
管理的是事,但事都是人做的,所以,管理的核心还是针对人。首先就得要保持客观理性的看待人,别搞极端化,也就是别把人想的太好(这往往就是搞无为而治),也别把人想的太坏(这又要搞严格的无死角全面管理)。
现实一点来说,在工作中,员工有三个基本规律:
1.惰性,能偷懒或占便宜,或是能推卸责任时,绝不放过。
2.伪装性,表面的态度和实质的行为也许不会是一回事,甚至会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
3.情绪多变,时而激动奋进,时而消极萎靡,甚至能出现一天几变,持续亢奋是神经病,持续萎靡估计早就被干掉了。
管理的核心就是针对人,基于人的这些基本规律以及所带来的的变化,管理体系就必须要能包纳人与事的各种变化,乃至是复杂化。而且得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简而言之,管理工作,就是提前把事情复杂化。
虽然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复杂化,但人与事都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外部客观因素总量要远远大于自身的主观因素,所以,不能把事情简单化,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当然,单纯的抱怨也没什么用,而是客观理性看待,尤其要考虑到这几点:
1.不能对员工的简单化定位
不能简单认为员工来上班就是为了份工作,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也许还有其他目的,也许目的还会发生变化。
2.不能过于拔高员工
不能假定员工的素质一定良好,能力一定到位,状态一定稳定。即便当前状态良好,也不见得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尤其是亲属型员工,前后期的变化会非常大。
3.假定执行人员的低能化
诸如脑子不清楚,底子薄弱,理解能力有限等等,对应就要将相关工作的执行方法和流程进行拆解和细节化,完整呈现,传输到位,反复培训。
4.每个人的最大破坏能力
事情都是人搞砸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得要提前推算每个员工对公司的最大破坏能力,杀人放火都要提前考虑进去。
5.各项工作的推进变异
工作事务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各种变异、卡滞点、风险点、可能会被牵连到的因素等等,先都罗列出来。
6.预防或是应对措施
问题肯定是要出现的,要么提前预防,要么事后解决,在问题还没有发生之前来想这些,脑子要清醒的多,也能考虑的更周全。
7.低概率的问题也要提前列出
不能因为某些问题的出现概率很低就不做预防和处理措施,在方案层面,多一点准备总没坏事,届时用不到没关系,万一出现问题了却没有准备好处理方案,才是大麻烦。
8.工作进程的透明化
别简单把工作任务直接丢给员工,然后就干等着员工来交结果,不能假定员工一定能搞定工作。而是要将员工处理工作事务的进程进行透明化呈现。每一天,每件事,每个进度都要完整的透明化呈现,以便可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
大家都想简单化,轻轻松松就把事办了把钱赚了,但是,只有提前做到足够的复杂化,才有后面的简单化。
BirKim Copyright © 2011-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厦门猎头公司(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350200RL1108),邮箱:957489132@qq.com,客服:4000809881;
工信备案号:闽ICP备2022001179号-1;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