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与沟通
我们对不同世代的人都会有某些刻板印象,比如Z世代员工经常会跳槽、上班迟到、摸鱼,五六十年代的中高层管理者往往是古板冷面的一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年轻人是奋斗的一代,他们工作特别勤恳,后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批人升到中层,也习惯于晚上九十点不离开单位,但底下的年轻人难办了,领导不走,大家也不好走。代际之间的节奏很不一样,上一代人的示范下一代人根本不想接受,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跟着,自然要“摸鱼”。回到中国来讲,上一代人勤奋,他们勤奋的价值是确定的。当时公有制占主体,一切劳动都为了国家,具体目标也很清楚。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却不以这个为主要考量了,他们陷入了价值断裂,前人的模式不可遵循,这一代年轻人要自己去摸索,但哪有那么简单。[1]
不同世代的人,身处不同的时代大环境,个人对工作与生活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年轻人“与“老人”对工作任务和目标有不同的判断,对生活和工作的价值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对管理层而言,他们期望的是员工按照要求完成工作,在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后,再来谈论如何培养。而在年轻人的角度,他们越来越需要能先预见并清楚整个过程……需要在如何成长、哪些方面能够获得成长以及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看到更加直接、确定且清晰的前景。”[2]
年轻人正是因为无法从工作中实现全部的人生价值,才发出“佛系”、“摸鱼”、“摆烂”等不同程度的消极对抗之声,最终表现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的生命态度。所以对较长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往往没有特别高的认可度。代际之间的工作价值认知、态度差异是正常的,但是特殊之处在于职场环境下的代沟会上升为沟通问题。
职场环境的代际差异是建立在组织层级支配关系上的,上级与下级权力不对等,年轻人不仅年龄较小,而且话语权、影响力较小,这种结构性压制反过来又使得代际差异转换成了职场沟通中的代际问题。
理解与批判:横跨代际之沟
托马斯·D·兹韦费尔说:“管理就是沟通——通过听和说塑造世界。”横跨代际之沟,年轻人向上沟通,理解是第一位。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这个枷锁在现代社会就变成了铁笼,科层制的铁笼不仅是年轻人作为“打工人”所无法忍受的工具性役使,而且也训练或者“异化”了老一辈管理层的“官僚”技术型思维,这也造成了不同年龄人群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差异,团建、开会等等方面新老员工都有不同的态度,这些具体的事项必然无法统一,但理解对方行动的初衷是重要且必备的。
批判与理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样也是横跨代际之沟的关键。虽然年长的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但你要认识到,既然是经验,就一定有时代性,经验不更新就会过时。尽管年轻人见识少,但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更快。所以,大胆提出你的想法,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情。这里的“批判”是一种辩证思维,不是愤青,而是从反面思考,如果不,会怎么样?如果是,又会怎么样?[3]
面对沟通中的代沟,年轻人最不好、最不能要的就是只抱怨,真正的破局还是要靠理解和批评,并且不是一个人的理解和批评,而是“老人”和和年轻人一起来破局。
BirKim Copyright © 2011-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厦门猎头公司(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350200RL1108),邮箱:957489132@qq.com,客服:4000809881;
工信备案号:闽ICP备2022001179号-1;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23号